本文作者:访客

铁血万人裁员之后,拜耳首季业务“突围”

访客 2025-05-15 11:51:42 87341
铁血万人裁员之后,拜耳首季业务“突围”摘要: 5月13日,拜耳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尽管背负高额债务并面临草甘膦诉讼压力,但其调整后收益降幅低于市场预期。得...

5月13日,拜耳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尽管背负高额债务并面临草甘膦诉讼压力,但其调整后收益降幅低于市场预期。

铁血万人裁员之后,拜耳首季业务“突围”

得益于前列腺癌新药Nubeqa和肾病药物Kerendia的爆发式增长,制药业务成功抵御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冲击,推动股价飙升11%,收于七个月来最高水平。

01、核心业绩:盈利韧性凸显,市场预期升温

财报显示,拜耳一季度经一次性项目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0.9亿欧元,同比下降7.4%,但远超市场预期的37.5亿欧元。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制药部门的稳健表现——该部门收入同比增长4.4%至45.5亿欧元,打破了投资者对“Xarelto专利到期将拖累业绩”的担忧。

作为曾经的明星产品,血液稀释剂Xarelto因美国专利到期,销售额同比暴跌31%至6.33亿欧元。但新药矩阵迅速补位:Nubeqa和Kerendia合计收入达6.8亿欧元,同比增幅高达80%,其中Nubeqa销售额5.15亿欧元(+81%),Kerendia销售额1.61亿欧元(+89%)。此外,长效版眼病药物Eylea销售额增长4%,避孕药业务Merina和Yaz系列合计增长17%至5.39亿欧元,共同支撑制药部门利润率向目标区间上限迈进。

与制药部门形成对比的是农业业务的低迷。受美国新大豆和棉花种子审批延迟影响,种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至7.54亿欧元。这一领域的疲软延续了拜耳自2016年收购孟山都以来的长期挑战——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可能连续第三年下滑,CEO Bill Anderson正面临投资者加速推进重组的压力。

02、成本管控与风险应对:裁员9000人,法律准备金上调

为缓解业绩压力,拜耳持续推进裁员计划,一季度裁减2000个全职岗位,近一年已累计裁员超9000人(含2024年裁员7000人),同时削减管理岗位与行政成本。

针对草甘膦产品责任诉讼,公司在上周宾夕法尼亚州上诉法院作出不利裁决后,进一步增加法律准备金,并计划向美国最高法院请愿,以限制潜在数十亿美元的索赔。尽管已获得股东批准可通过增发新股筹集和解资金,但拜耳重申当前暂无此计划。

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拜耳表示基于现有关税政策“有能力应对影响”,但美中药品流通及欧洲生产药品输美仍面临关税风险。Anderson明确表示,短期内不考虑调整全球制造网络。

尽管一季度表现亮眼,拜耳并未上调2025年集团整体业绩指引,但预计制药业务销售额将达此前预期区间上限(原预计下降1%-4%)。Anderson在电话会议中指出:“Xarelto的下滑仍将对全年收入和利润构成压力,但新药的增长势头和业务基本面令人信心倍增。若环境更确定,我们可能上调指引,但鉴于关税等不确定性,维持3月发布的预期更为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拜耳曾在3月预计制药业务增长需等到2027年,而一季度的超预期表现显示其“少投入、多产出”的精简策略已初见成效。Anderson将业绩改善归功于全业务链的新品上市和效率提升,尤其强调Nubeqa和Kerendia的“非凡增长势头”为公司赢得了关键缓冲期。

对于因孟山都收购深陷泥潭近十年的拜耳而言,一季度业绩是久违的积极信号。制药部门的创新药矩阵证明了其抵御专利悬崖的能力,而农业板块的转型仍需突破审批与市场双重瓶颈。在法律风险高企、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修复与长期战略调整,仍是Anderson团队面临的核心课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