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数据之外的增长真相:搜狐用“慢功夫”收获商业复利

访客 2025-05-22 09:20:29 73868
数据之外的增长真相:搜狐用“慢功夫”收获商业复利摘要: 作者 | 曾响铃文 | 响铃说2025年5月17日,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迈入第七个年头,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已发...

数据之外的增长真相:搜狐用“慢功夫”收获商业复利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2025年5月17日,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迈入第七个年头,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已发展为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IP,见证并参与了科技时代的每一次跃迁。

论坛上,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还是继续强调:“AI让信息获取变得异常简单,但往往会让人忽略信息的真实性,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这番“清醒宣言”,恰是搜狐近年来战略的缩影。在行业沉迷于流量狂欢、算法内卷时,搜狐选择了一条更为克制的路径:不追逐数据泡沫,而是以清醒的姿态深耕内容价值。

这种战略定力,在2025年Q1财报中得到了直接印证——当季总收入1.36亿美元,净亏损收窄至最佳预期,营销服务收入和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

技术、内容与商业的长期协同

清醒者未必慢行,务实者终见回报。搜狐 Q1的业绩增长,本质是长期主义战略在内容、活动、运营三个层面的必然结果。更为增长焦虑的行业提供了一条“慢即是快”的可行路径,证明了在这个速朽的时代,深度即壁垒。

在内容层面,搜狐展现出明显区别于行业的“价值裂变”能力。

与多数平台主打轻量化、娱乐化内容不同,搜狐将知识内容置于战略核心,将其作为穿越周期的内容壁垒来打造,孵化出了《张朝阳的物理课》《星空下的对话》《科学演讲局》等硬核知识IP。

其中,《张朝阳的物理课》,已开展了240余期直播课、20余节线下课,在线时长超过23000分钟,出版了3本同名科普著作均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形成了直播、回放、短视频、文字、书籍的立体式传播,不仅树立了知识直播行业的IP样本,逐渐成为国内物理科普的代表力量,弥补了中文互联网世界关于物理科普内容的缺失。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等IP的带动下,搜狐视频孵化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播主,涵盖了科学、医学、搞笑、文化、舞蹈、国风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夯实搜狐在知识内容领域的影响力。

在活动层面,搜狐的策略已由品牌曝光向内容资产沉淀转型。

秉持着“活动即内容”的理念,搜狐持续创新活动营销,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内容IP,比如“搜狐科技论坛”“搜狐财经论坛”“搜狐新闻马拉松”“搜狐时尚盛典”等。

搜狐的经典跨界体育活动IP“搜狐新闻马拉松”,到今年已经举办第十七季。延续邀请体育冠军、歌手、艺人、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跑过祖国大好山河的惯例,使得“搜狐新闻马拉松”IP累积起了深远的影响力。

基于“关注流”社交生态打造的线下社交活动“搜狐视频播主大会”,也是社交裂变的策源地。张朝阳曾在不同场合将其比喻为“嘉年华”“庙会”和“集市”。

今年4月的“搜狐视频播主大会”,国风巡游、随机舞蹈、健康体检、科学演讲等环节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明星播主、大V播主们进行分区面对面互动,现场热闹非凡,活动中生成的大量UGC内容在“关注流”持续发酵,让各圈层垂类爱好者找到了自己的圈层归属,而不同区域的人们也在跨界转发中熟悉起来,共同打造了一场社交盛典。

在产品层面,重构用户、内容、活动关系。在行业沉迷于“无限下拉”的成瘾性设计时,搜狐聚焦“质量优先”。

比如搜狐的“关注流”并非传统意义的流量分发工具,而是重构用户、内容、活动关系的产品创新核心。“关注流”实现了从信息推送到“信任连接”的价值升级,确保了内容都是来自于出于兴趣关注的“人”而非平台算法推荐,并在相互的转发交流中构建了一个个圈子,加强用户黏性。

这也是为什么搜狐“转发是大王,评论是小王,转发时评论是王中王”的社交信仰在线上线下破圈。

从内容矩阵的“价值裂变”到垂直活动的“流量聚合”,再到产品创新的“效率跃迁”,三者构成搜狐Q1业绩增长的完整逻辑链:知识内容筑牢用户价值基本盘,线下活动激活社交裂变引擎,产品创新则为内容分发与商业变现装上加速器。三者闭环协同,推动用户活跃、内容供给、商业变现多维增长,巩固了搜狐作为主流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搜狐的“非对称优势”

“不追流量追留量,不谋短期谋生态”,在内容行业深陷流量焦虑、同质化竞争、商业化瓶颈三重困境,迫切需要加速重构的2025年,搜狐清醒的长期主义战略选择,使其在内容行业的周期波动中,争取到了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逐步形成“战略护城河”与“生态生命力”。

1. 内容战略的“逆周期”定力:拒绝流量内卷,押注知识稀缺性。

在大环境趋向娱乐内容与浅层信息的背景下,搜狐反向押注知识内容,并非孤注一掷,而是源于对用户心理的深刻洞察。

一方面,知识类内容对宏观经济波动不敏感,具备较强抗周期性,能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时为用户提供稳定的认知锚点;另一方面,这类内容能吸引大量高价值用户群体,为搜狐带来了广告主更长期、更精准的合作意愿。

例如,《张朝阳的物理课》吸引了小米、九阳、吉利、沃尔沃海尔等多个品牌合作,使搜狐在广告价格下降、流量红利见顶的行业环境中,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商业基本盘。

这表明,搜狐在知识IP打造上的长期主义已经开始反哺其商业价值链,实现了“高质量内容-高净值用户-高价值广告”这一闭环模型。

2. 活动运营的“生态化”思维:从单点营销到价值网络构建。

搜狐的活动运营模式也从“点状输出”演进为“生态协同”。不同于单次事件驱动的短期热度,搜狐打造了一套围绕内容、社群、品牌三位一体的活动生态链,让“搜狐科技论坛”“搜狐财经论坛”“搜狐新闻马拉松”“搜狐时尚盛典”等经典IP不再孤立运作,而是在内容战略的框架下形成相互连接、彼此赋能的网络。每一次活动的内容产出,都成为可被反复分发的内容资产;每一次用户参与的行为,都被转化为社交传播的种子。

例如2025春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亮点不仅在于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还结合了对社交直播的全新理解,多个高热社交区,如科学、健康、国风等,参与其中,展示各自特色的创作。这些活动生成的大量内容经由“时间线”“关注流”系统持续分发与推荐,极大增强了活动的长尾价值,使内容转化为平台沉淀资产。

这种从“事件流量”到“关系资产”的转化,使得搜狐在日常运营中拥有了可持续的用户触点。

3. 品牌价值的“时间复利”:主流媒体基因的现代化重构。

在外界纷纷转向轻内容、碎片传播、爆款导向的趋势下,搜狐坚持用系统性内容构建品牌辨识度,通过“时间复利”沉淀品牌资产。

一方面,它保留了主流媒体的专业气质与信息严肃性,赋予其“可信”的基因;另一方面,通过拓展视频化、年轻化内容形式,逐步赢得新一代用户的注意力与好感度。

另一方面,它保留了主流媒体的专业气质与信息严肃性,赋予其“可信”的基因,在重要事件报道、知识内容产出中具备“降维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搜狐不断拓展视频、直播、短内容等新形式,在年轻用户群体中重建沟通方式,实现了品牌认知的代际延续。

通过这些布局,搜狐正在以一种低调却坚定的方式完成“从权威媒体到新型知识平台”的现代化转型。这种双重维度的品牌构建,让搜狐在喧嚣的内容场中保持了“可识别性”与“可信赖性”的双重优势。

结语

当行业困于流量焦虑时,搜狐已经悄然走在构建“长期生态”的新路上。它没有盲目追逐短期数据的高峰,也没有随市场风向而频繁调整核心战略,而是以一种近乎“钝感”的姿态深度理解用户价值,踏实地搭建内容护城河、优化产品底座、沉淀用户资产。

在这样一个讲求速度、讲求算法、讲求变现效率的时代,搜狐坚持做“慢”事、打“深”仗,显得尤为可贵。

张朝阳曾说:“瑞士的一些企业,光一个军刀就做100年,对吧?我们不着急。我们要做有质量的东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响铃说 Focusing on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是关注一切与创业、产业和商业相关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NO.451深度解读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长沙市委统战部旗下网络名人联盟成员;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功夫财经学者矩阵成员、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