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式分红,富友支付陷P2P旋涡

访客 2025-05-22 17:55:20 78317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式分红,富友支付陷P2P旋涡摘要: 文丨木清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富友支付再次递表港交所。若算上其从2015年开始在A股的上市辅导,本次是公司第六次上市尝试。...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式分红,富友支付陷P2P旋涡

文丨木清

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富友支付再次递表港交所。若算上其从2015年开始在A股的上市辅导,本次是公司第六次上市尝试。

作为一家中小规模的独立支付服务公司,富友支付在巨头林立的行业里日子并不好过,由于整体偏弱,竞争力难以真正养成。与此同时,自身存在的如突击分红,股东清仓离场,深陷P2P陷阱,被最高检点名,董事长被央行处罚等问题不胜枚举,这些都使得富友支付的上市之路变得异常坎坷。

【巨头当道,竞争力难成】

富友支付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在商业支付、金融支付以及跨境数字支付服务等不同商业场景下,为不同规模及不同行业的客户赋能。公司持有中国境内全牌照支付资质(如预付卡、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等),并拥有中国香港及美国的支付牌照,是首批获跨境支付服务许可的机构之一。

▲业务生态情况,来源:招股说明书

截至2024年底,富友支付的已处理TPV(总支付交易额)达到了15.10万亿元,处理超过545亿笔支付交易。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底(简称:报告期),富友支付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2亿元、15.06亿元和16.3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0.93亿元和0.84亿元。不难看到公司2024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经营业绩情况,来源:招股说明书

富友支付虽然是中国第四大独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商,但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二者占比合计超过75%,富友支付的市场占比不足1%。在巨头林立的支付市场,其生存面临多重挑战。

相较于依托阿里电商的支付宝以及依托微信财付通,富友支付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流量支持,而且由于没有具有粘性的高频支付场景,导致其交易量难以实现现象级增长。

其次就是高毛利的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业务尚未成为新的营收盈利增长极。在毛利率上传统支付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仅有22.2%。而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业务的最新综合毛利率高达75.2%。可是当前富友支付有超过92%的营收来自于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只占到了总收入的7%,尚未真正成为公司的营收增长极。相比之下同业公司移卡科技当前的该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超过20%,富友支付在高毛利业务的挖掘与培育上处于滞后状态。

而滞后于同行与公司在研发上支持薄弱脱不了干系。2024年富友支付整体的研发投入占比仅有3.7%,而行业平均水平保持在5%-8%,连连数字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强度更是达到了9.2%,领跑全行业。薄弱的研发让富友支付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除了竞争力问题外,公司清仓式分红和股东套现离场的问题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疑虑。

【清仓式分红,治理问题凸显】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富友支付合计分红达到了1.85亿元,占到同期净利润的75%,这其中2023年的分红率更是接近130%。

而在上市审查中,针对报告期内分红比例异常(如超过净利润或未分配利润的50%),港交所可能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分红动机、财务合规性及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例如,绿茶集团就曾因2023年大额分红被质疑“掏空利润”,导致第四次递表失败,直至调整后才通过聆讯。

除了清仓式分红问题外,2018年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上海擎仪、宁波哲富等4家机构股东在2024年4月,将所持2981.89万股股权转让给富友集团,套现离场,这些股份占到总股本的7.3%,不过相关退出价格并未披露。更值得关注的是,早期股东特华投资在2021年将所持股份转让给精达电商,而精达电商的实控人与富友集团存在关联,该交易还存在着溢价1.44倍且未充分披露背景的问题。

在高频分红与股东套现背后,更是暴露出公司治理的深层矛盾。首先就是实控人隐匿性控制问题。创始人陈建通过富友集团、配偶蔡美珍及亲属王华等构建持股网络,虽招股书宣称“无实际控制人”,但穿透后陈建家族已经实际掌握超20%表决权;其次就是2020年富友支付以6.0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富友集团旗下的富友科技园,但该物业在2024年的估值仅存1.03亿元,价值缩水超八成,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而更加深层次的治理危机在于持续发酵的P2P关联诉讼与高频次的监管处罚,这些危机让这家持牌支付机构正面临合规与信任的双重绞杀。

【被罚超千万,陷入P2P旋涡】

虽然从2019年开始富友支付大规模终止与P2P平台合作,但富友支付仍深陷于47起相关诉讼的泥潭。尽管这其中39起案件已和解并且公司声称都是“无赔偿责任”,但截至2025年5月,仍有8起相关的未决诉讼。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富友支付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有273个,涉案金额超6300万元。

▲司法案件情况,来源:天眼查

更严重的是,其曾为虚假股票交易平台“杭州众银”及套路贷APP提供支付通道,被最高检、公安部公开通报,成为行业负面典型。据招股书披露,2014-2024年间公司收到89起P2P相关投诉,虽未直接引发监管处罚,但已实质性损害金融机构合作信任度。

▲P2P相关投诉,来源:招股明书

此外,从2014年至2024年间,富友支付因为反洗钱、外汇管理以及商户审核等方面的问题累计被罚超1000万元。2023年11月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三项违规,被央行上海分行重罚455万元,董事长个人也因此被罚8.5万元,创下支付机构年度单笔罚款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其合规成本占营收比例高达5%,远超行业平均3%的水平。

高频处罚与诉讼应对已实质性冲击经营。P2P关联诉讼引发的金融机构合作收缩,导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下降了43%,合规整改导致的刚性支出激增,2024年行政开支达1.12亿元,同比增长21.7%,由此导致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9.3%,合规管理问题的负面效应正在持续发酵和传播。

在巨头垄断的市场下,富友支付未来想要求得持续的生存,合规、创新与盈利这三个方面的平衡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