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银行ESG报告:绘制普惠金融图景 创新绿色金融答卷

2024年12月19日,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一行踏足内蒙乌兰察布的田间地头,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在了解燕麦产业的融资痛点后,该行首创的“燕麦贷”横空出世。经过平安多年连续帮扶,当地的阴山优麦也从一家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的小微企业,成长为年销售额过4亿元的农业龙头公司、国内燕麦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是平安银行近期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中的一个生动的案例,亦是平安银行多年来坚守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致力于普惠金融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案例,报告上还有很多。
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去年平安银行在继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践行社会责任,该报告还以详实数据与生动案例提升ESG信息披露透明度。
一、真普惠、真小微 绘制普惠金融图景
这是平安银行自2009年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7份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
纵观整份报告,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依然是该行响应国家战略、践行社会责任的“关键词”。
譬如,报告显示,平安银行去年成立了支持实体经济委员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倾斜和授信审批支持,建立重点行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拓展制造业、科技企业等重点领域客户,加大中长期贷款、项目贷款、跨境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优势产品服务力度,助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履行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天职。
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2,569亿元,增速8.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94亿元,增速19.44%;科技贷款余额1,489亿元,增速24.6%。
在实体经济中,小微融资之难更是亘古难题。但作为市场经济名副其实的“毛细血管”,如何用平安银行的方式来解答这一难题,报告中也给出了答案。
报告显示,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平安银行从顶层设计开始着手,专门成立了“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进行战略规划,设立“普惠金融部”细化政策,组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解决跨部门复杂问题,同时搭建普惠金融“4+1”产品体系,即抵押贷、担保贷、信用贷、科创贷以及场景贷,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在多样化经营场景下的融资需求,推动普惠金融深入实施并扎根发展。
从安徽阜阳万亩芦蒿的田间地头,从福建泉州千余家的抖音电商商户,到“世界工厂”广东佛山的中小制造企业的流水车间……一个个小微企业的场景与商家后面,都能发现平安银行的“身影”。而“星链贷”“橙e贷小微经营贷”“宅抵贷圈链会方案”“燕麦贷”“惠农贷等一个个创新普惠产品的推出,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平安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小微的普惠金融图景。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957.06亿元。同时,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加大对“三农”金融投入与服务力度。2024年,平安银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458.84亿元,累计投放1,522.47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超6.31万张,累计发卡25.64万张。
二、顶层设计、战略布局 创新绿色金融答卷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并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运营,通过数字化办公、低碳环保型网点建设、数据中心能效优化和可持续采购,推进绿色转型。
平安银行还开展气候变化机遇分析,建立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模型及相关工作流程,深入分析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对现有风险暴露的影响。
除去顶层的设计与战略布局,平安银行还将ESG风险管理嵌入授信管理,全方位管控客户ESG风险,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通过这份报告,不难看出,近年来平安银行重点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绿色股权融资、绿色债券发行、碳排放账户管理以及转型金融服务等五大核心领域,促进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精准布局和创新金融模式,平安银行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绿色金融的重大突破:
去年,一家国内大型基建企业完成4.84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作为牵头行,平安银行不但完成其中的1亿美元贷款投放,也实现行内首笔挂钩可持续发展的跨境银团贷款。这笔银团贷款拓展创新了融资方式,也助力企业持续推进新能源、新基建业务的绿色发展。
除此之外,平安银行去年还为某央企电力集团提供30亿人民币绿色低碳转型融资,支持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向粤港澳大湾区某核心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与运营企业发放技术改造项目贷款29亿元,助力绿色交通建设和绿色出行实践;为某汽车制造企业发放绿色贷款31亿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截至2024年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577.62亿元,同比增长13.0%。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平安银行在前两年披露企业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投融资相关业务碳排放数据基础上,今年将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展至覆盖所有企业债券和金融债,继续在业内保持领先。
此外,报告披露,2024年平安银行通过采购绿证,共购买绿色电力2,108,000千瓦时,减少其自身运营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三、ESG评级稳步提升 成平安银行价值“放大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银行业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切实回应各利益相关方诉求,关心关爱员工成长,积极回馈社区,与社会公众共享发展成果。
而从这份报告中,也可以看到,平安银行将ESG理念融入公司运营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客户与社区需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梯度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员工生活;注重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严格保障数据与隐私安全。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将“平安公益”平台打造成互联网募捐信息交汇平台,在线公益项目56个,覆盖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妇女发展、社区建设、青少年教育及灾害救援等多个关键领域,共有超过12万名捐赠者热心参与,惠及人数超过20万……
这些也成为了平安银行企业价值的“放大器”,不断给予正面反馈。
一个明显的反馈是:近年来,平安银行的ESG评级也正稳步提升。2024年平安银行荣获“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等多个境内外社会责任重要荣誉,明晟(MSCI)ESG评级也跃升至A级。
银行管理层在报告“高管致辞”中表示:“2025年,我们将坚守‘金融为民’职责使命,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环境领域的综合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中谱写平安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