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执行中能否直接将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

访客 2025-07-30 10:47:09 24526
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可以将担保人直接列为被执行人,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担保人在合同中明确承担了相应的担保责任,且债务人无法履行义务时,执行机构有权将担保人追加为被执行人并强制执行其财产,但具体执行还需依据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合法合规,是否将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应由执行机构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做出决定。

一、执行中能不能直接把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中能否直接把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担保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保证,且生效法律文书明确其承担连带责任,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在执行程序中直接申请将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要求其承担责任。因为连带责任保证下,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是一般保证,情况有所不同。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所以在执行中,通常需先对债务人进行强制执行,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才能将一般保证的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

此外,若担保合同存在无效、可撤销等情形,不能直接将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需先通过法定程序对担保合同的效力等进行认定。

二、执行和解之后被执行人不履行可以再诉吗

执行和解后被执行人不履行,一般不能再诉,而是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执行和解是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协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意味着,当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申请执行人的救济途径并非重新起诉,而是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执行和解协议中约定,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时,另一方可以就该和解协议向法院起诉,且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当事人可以按照约定就和解协议进行起诉。但这属于特殊约定情形,并非普遍适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执行和解后被执行人不履行,应申请恢复执行而非再诉。

三、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可以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吗

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后,存在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可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具体来说,当被执行人和申请人达成和解,这意味着双方在执行事项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若被执行人按照和解协议的约定,全面、及时地履行了相应义务,那么此时向法院申请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经过审查确认后,通常会予以支持并进行删除操作。

不过,如果只是达成和解但未履行完毕,是不符合删除失信信息条件的。此外,若和解协议未能得到有效履行,申请人还有权申请恢复执行,被执行人仍可能继续处于失信状态。所以,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切实履行和解协议中的内容,才能顺利撤销失信被执行人身份。

以上是关于执行中能不能直接把担保人列为被执行人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