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交通事故责任未明:是否必须等待责任认定书?

访客 2025-09-17 10:04:38 20605
关于交通事故责任未明的问题,并不一定要等待责任认定书才能解决,在事故发生后,如果双方对责任划分没有异议,可以自行协商处理,但如果责任不明确或有争议,应该及时报警并等待交通警察出具责任认定书,若无法立即确定责任归属,双方也可记录事故情况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后续处理,在解决交通事故时,应依法依规进行,确保公正公平,摘要结束。

导读: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认定书的出具是处理后续事宜的关键依据。在认定书未下达以及下达之后,当事人往往面临诸多疑问,比如事故确定书没有下来时,是否需要主动找当事人沟通?事故认定书出来后又该找谁解决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关乎当事人的切身权益。

事故确定书没有下来,需要找当事人吗?

  从法律角度而言,目前并没有强制要求在此时必须找对方当事人。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并认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交警工作,如实提供与事故相关的信息。

  若自身希望推动事故处理进程,找对方当事人沟通有一定益处。

  与对方交流可了解其对事故的看法和态度,有可能就一些基本事实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协商赔偿等事宜奠定基础。但在沟通时需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冲突。

  双方对事故责任存在较大争议,贸然找对方可能引发激烈争吵,不利于问题解决。此时,可等待交警部门进一步调查。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在等待期间,当事人可自行收集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录制视频,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信息,寻找现场目击证人并留存联系方式等。

  这些证据在后续处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无论事故责任如何认定,都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事故认定书出来后找谁?

  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核心证据,其明确记载了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当事人需根据责任划分结果选择。

  1.责任方及保险

  认定书明确一方负全责或主责,受害方可直接联系对方及其保险公司协商赔偿。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交强险需在责任限额内优先赔付医疗费、死亡伤残赔偿金等项目;不足部分由商业三者险补充;仍有缺口的,由侵权人个人承担。

  2.责任异议

  当事人对认定书责任划分不服,可在收到文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机关将重点审查现场勘查、证据采信、责任划分是否合法合理,并在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

  3.调解或诉讼

  如果协商未果,当事人可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需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调解成功的,交警部门将制作《调解书》;调解失败或对方拒不履行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及保险公司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