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025年遛狗不牵绳将面临严惩

访客 2025-09-29 10:02:22 27174
到2025年,不牵绳遛狗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惩罚,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动物福利,相关法规将加强对这一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不负责任的宠物主人进行处罚,这一举措旨在减少犬只对公共空间的干扰,保障人们的安全,并提升社会对宠物管理的整体认知。

2025年遛狗不牵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遛狗不牵绳的法律规制形成“国家立法+地方细化”的双层架构,核心条款明确且惩戒措施具体。

  国家层面,《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强制要求携带犬只出户必须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及疫病传播,这是养犬人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进一步明确,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仅在被侵权人故意造成损害时可减轻责任。

  2025年多地修订的养犬管理条例对牵绳要求作出更细致规范,如《武汉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重点管理区内携犬出户需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引,犬绳长度限制在1.5米以内且需为非伸缩式,进入电梯等密闭空间还需为犬只佩戴嘴套或装入笼具。

  在法律责任方面,未牵绳行为将面临梯度处罚: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引发冲突或干扰他人生活,公安机关可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甚至拘留。

  同时,2025年实务中已明确将多次违规养犬行为纳入社会信用系统,实施联合惩戒,形成长效约束。

小狗不牵绳被大狗咬谁负责?

  犬只间冲突的责任认定遵循原则为,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辅,核心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条款。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确立动物饲养人的无过错责任,即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含动物受伤)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担责,仅能证明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可减免责任。

  具体到小狗不牵绳被大狗咬的场景,责任划分需区分三方过错:

  一、小狗饲养人的责任

  因未牵绳导致小狗主动挑衅或闯入大狗活动范围引发冲突,其违反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构成主要过错,需自行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安全措施义务将丧失减轻责任的抗辩权。

  二、大狗饲养人的责任

  大狗未牵绳、未戴嘴套或属禁养烈性犬,即便小狗存在过错,大狗饲养人仍需承担相应责任,若大狗系合法合规饲养且已采取安全措施,可根据小狗的过错程度减轻责任。

  三、第三方责任

  冲突因第三人故意挑逗引发,第三人需承担相应责任。

  2025年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结合犬绳佩戴情况、犬只品种属性、冲突发生场景等客观证据,精准划分各方责任比例,切实体现了裁判原则,谁违规,谁担责。

阅读
分享